密度高力度大 系列财政增量政策加速落地显效

  一个多月以来,一揽子有针对性的财政增量政策举措密集出台,涉及调整房地产税收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下达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多个领域。

  更多政策还在路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比如,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等。

  多个房地产相关支持政策出台

  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部积极研究出台了一揽子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调整多项房地产税收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和《关于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的公告》,推出了支持房地产发展税收政策,即扩大契税优惠政策力度;扩大个人销售住房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范围,从而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以缓解房地产企业财务困难。

  除了优化财税政策,《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也于近日出台。据了解,这项政策既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将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一是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二是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对支持的方向作出优化调整,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

  目前,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566亿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10月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将增强,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后期走势保持乐观的态度。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

  在加大对重点群体支持保障上,今年国庆节前,民政部、财政部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

  财政部等四部门11月初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通过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降低贷款利率,以更好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贷款需求,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比如,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6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5万元。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99.69亿元。到去年底,已有2000多万名学生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优惠政策。

  除了贷款额度提高、利息降低外,国家助学金标准也有所提高。财政部等多部门近期发文称,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500元至50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至3档。

  “在市场关注的财政补贴促进消费方面,财政部的着眼点还是在于困难群众、学生、老年人这几类重点群体,财政在促消费方面还有待迈出更大步伐。”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说。

  更多增量政策还在路上

  为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8日批准有关议案后,财政部11月9日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履行法定程序,稳妥做好发行工作,妥善安排债券资金。

  目前财政部正在按照党*、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落实,加强对地方的政策指导,用好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更好发挥增量政策效应。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加快政策落实落地。

  此外,针对发行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廖岷介绍,财政部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更多增量政策还在路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近日提到还有较大举债空间,以及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等,这为明年财政发力打开了想象空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可以考虑盯住财政支出进度,真正做到加大逆周期调节。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财政政策应该更多采用支出政策。同时,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政策的重点应从投资为主转向投资和消费并重,尤其应提高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所作出的选择。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必须符合经济形势的需要,我国财政赤字率仍有提升空间。在更大的财政政策空间中,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有更多的有利条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杨志勇认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