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发布会11月29日在京举行。结合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趋势和节奏,《蓝皮书》首次明确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我国电力市场的健康、有序、高效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
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推进与能源市场化改革备受各方关注。2022年1月,经第十九届*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持续上升、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安全稳定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计划为主、分区平衡的市场模式已难以为继,须过渡到市场为主、全国统筹模式。《蓝皮书》提出统一电力市场“三步走”战略,即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提升。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纵深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市场环境深刻变化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今年前10个月,全国市场交易电量5.1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从2016年的17%上升到62%,实现了传统“计划电”向“市场电”的稳步转型;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1.07万亿千瓦时,有效发挥了省间电力互济保供作用;电力现货市场进入转正式运行阶段,现货市场电力价格信号能够充分反映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点的电力供需水平;新能源入市节奏进一步加快。
截至10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到13.25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比重为41.48%,超过煤电装机4.5个百分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介绍,随着新能源装机比重的快速提升,加之一次能源价格的波动、用电负荷的增长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都对电力体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加强顶层设计。
为此,由国家能源局统筹组织,中电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历经10个多月时间,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编制完成《蓝皮书》。
“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逐步转为主体能源,新型电力系统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市场机制破冰。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在发布《蓝皮书》时称,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仍面临一系列问题挑战,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在近中期需完成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架构、功能完备和品种齐全的市场体系、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系统安全充裕灵活互动的市场机制、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等8项重点任务。
“三步走”战略
《蓝皮书》提出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跨省跨区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实现有序衔接、协同运行。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显著提高,促进新能源、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监管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完善国家层面“1 N”基础规则体系和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全国统一准入注册、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计量结算。实现省级现货市场全覆盖,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促进跨省跨区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有机融合、协同运行,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功能基本完善,形成国家电力市场,各类经营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
到2035年,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成,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实现全国统一基本规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营平台、统一市场监管。多层次市场全面融合,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电价机制能够充分反映各类资源价值,全面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发布会上,中电联监事长潘跃龙对《蓝皮书》进行解读。他称,电力市场改革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与国家的长远目标相一致。到203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形成源网荷储各类主体协同互动、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新能源常态化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更加健全,保障新能源合理收益、体现新能源环境属性等相关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备,充分发挥市场价格信号对于电力发展、规划、投资和消费的引导作用。
澎湃新闻注意到,围绕近中期重点任务,《蓝皮书》提出畅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内蒙古电网经营范围内的电力交易,推动省际跨经营区常态化市场交易,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互济和优化配置;推动建设“中长期 现货 辅助服务 容量”的标准化电力市场架构,形成多品种市场高效衔接的标准化市场模式;逐步扩大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规模;结合各地区能源转型进度动态调整容量电价水平、适用范围和考核机制;探索输电通道市场化使用方式,逐步形成更加灵活的输电权分配机制;2029年前,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稳妥推进水电、核电和分布式新能源市场化步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按需入市;推动用户侧参与电力市场,探索建立用户侧调节资源的省间互济共享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