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家出行平台,安全都是核心基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定位导航等前沿技术加持,顺风车平台安全正朝着更智能、更主动、更实时的方向演进。那么,嘀嗒出行是如何开展智能安全建设的?又有哪些新成果?
第十三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期间,嘀嗒出行发布《2024嘀嗒顺风车智能安全建设报告》,基于嘀嗒出行平台数据统计,从交通安全创新赋能,智能主动安全和平台基础安全保障三个方面,深入总结2023-2024近两年的安全建设实践成果经验,以期展现当前顺风出行平台安全建设的新趋势,新境界。
此次报告对当前顺风车行业安全建设有一系列新发现:
1、如今,端智能、AI算法和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已深入应用到顺风车安全的各个环节。比如行程录音语义识别干预、危险驾驶实时识别与阶梯管控等,极大提升安全干预的效率和精准度,且更主动更实时,让预防为主进一步落实。
2、出行安全建设持续精细化,将责任落到实处:在安全带、疲劳驾驶、安全护航等很多场景下,智能交互语音外呼均设置重播机制,若车主乘客未接通会再次拨打,直到接听。同时,主动安全干预覆盖了行前行中各个接触点,更加细致入微地强化用户安全意识。
3、车乘双向提醒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如避免疲劳驾驶、系安全带等,都会面向车主乘客双向提醒,这凸显顺风出行特点,即车主乘客作为平等互助同路人,也在充分安全共建。
4、提升用户使用安全工具的意识,也是出行平台安全建设的重要方面,如开启行程录音和安全护航、添加安全联系人和乘客实名认证,都让平台为用户提供更深入全面的安全保障。
场景化、全流程、双向提升用户安全驾乘意识:
系安全带语音播报半年超1.35亿次
避免疲劳驾驶语音播报两年近5730万次
近五成受管控车主第二周不再出现危险驾驶行为
交通安全需要社会共建。出行平台基于技术优势以及用户基础,通过行前行中各个接触点的及时主动干预、规则机制创新强化、用户深度共创的安全宣导,让用户安全驾乘意识提升更快速,效果更可量化。
安全带能极大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为此,嘀嗒出行通过弹窗、IM消息、安全轮播、push、语音播报、智能语音外呼等全方位手段,面向车主乘客进行双向提醒,从行前行中各个接触点,来有效强化用户系安全带的意识。
以提醒乘客系安全带为例,2023年至今,嘀嗒出行已发出超3500万次智能语音外呼,而过去半年,智能语音播报发出近1.35亿次。
在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占很大比例,其中驾驶疏忽大意和违反规定又是重中之重。为此,嘀嗒出行基于端智能、AI算法、高级导航等前沿科技,实现对车主疲劳驾驶和危险驾驶行为的及时有效干预管控,并进行车乘双向提醒,让干预更有效,行为改善更迅速。
比如,嘀嗒出行的避免疲劳驾驶双向提醒,通过AI算法判断疲劳驾驶,通过端内轮播、push、语音播报和智能语音外呼等多重手段,夜间出行提醒强化等,更有效预防车主疲劳驾驶,保障车乘安全。
自2023年1月至今,嘀嗒出行面向车主乘客共发出近5730万次避免疲劳驾语音播报,覆盖近3215万人次。自2022年12月至今面向乘客发出超388万次智能语音外呼。自2023年5月至今,面向车主乘客分别发出超215万次和近143万次端内push提醒。
为更有效避免车主超速、急加速急减速、长时间打电话玩手机等危险驾驶行为,嘀嗒出行在今年下半年上线“顺风车驾驶安全智能管家”,基于端智能和专属识别算法,通过行中实时提醒干预,行程后安全驾驶报告,连续多次危险驾驶触发警告或封禁的阶梯式管控矩阵,让车主驾驶行为更快速改善。收到危险驾驶警告后,有近五成车主第二周不再出现危险驾驶行为。
智能出行安全守护 更主动更实时
行中录音实时语义识别干预 准确率近100%
安全护航有效优化外呼重播,乘客接听率提升17PP
夜间出行管控五大组合拳升级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安全建设的最高境界都是预防。近年来,在大数据、AI算法、大模型的产研合力加持下,嘀嗒出行实现了在行前行中各环节,更加主动、更实时、更精准和场景化的安全干预,让安全守护更前置。
如今,行程录音已是出行平台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依托,那么,能否在行程中,基于录音对潜在风险进行更主动实时干预?为此,嘀嗒出行近日上线行中录音实时语义识别,针对特定场景行程,通过大模型对录音实时语义转写和意图分析,并通过语音播报等手段及时提醒干预,目前,意图识别准确率接近100%,识别速度最快可达秒级。
目前,安全护航已成为出行行业广泛采用的用户安全保障机制,那么如何让保障更精准,干预更敏捷更有效?嘀嗒出行过去两年,对于安全护航功能持续升级进化,基于算法赋能,对于驻留、偏航等异常及时干预提醒,主动分析潜在风险,持续提升安全系数。
比如,目前嘀嗒出行的安全护航,已实现基于具体路线级别的安全区域实时护航,基于智能路径规划,从A到B点可有若干条行驶路线,若车辆在行程中偏移任何一条路线,平台都将主动及时干预。同时通过车主乘客行驶轨迹等双重交叉验证,让护航更准确。此外还优化了外呼重播策略,乘客接听率提升17PP。
对此,嘀嗒出行一位技术负责人表示,安全护航持续进化背后,是嘀嗒出行的数据基础建设持续强化,让判定更准确、策略不断迭代、风险场景覆盖更广、风险阈值不断细化.
此外,2024年,嘀嗒出行进一步升级夜间出行安全管控,通过安全护航阈值调整,行前二次人脸识别等升级,车主夜间出行开启App及定位录音管控、行前行中全方位心智强化等五大组合拳,让用户夜间出行更无忧。
比如,目前针对夜间出行,平台要求车主全程开启App和全程开启录音,开启定位授权,若未做到将进行限制接单等。同时,嘀嗒出行通过多类海报、push等多管齐下提升车乘夜间出行安全意识。
政企合力、用户深度共创 打造安全建设长效机制
一年开展51次应急拨测 持续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用户行程录音开启率近94%,行程录音授权用户数超2450万
近一年添加安全联系人用户增长近183万
近一年实名认证乘客增长超1049万
出行安全需要各方共建,方能打造长效机制。其中,平台加强保障、车主和乘客意识提升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从严格准入到智能风控,从生态治理到应急体系强化,基于更多前沿科技赋能和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共塑,嘀嗒出行为用户构筑了全方位的基础安全保障支撑。
比如,嘀嗒出行目前在准入环节,全量新车主100%通过安全筛查,采取“机器辅助100%人工筛查 100%复核 重新抽查”的车主认证三重审核机制,针对现有存量车主每两个月一次全量滚动筛查。
同时,通过AI赋能和政企联合强化用户生态治理,通过智能风控有效杜绝违规行为,对违规零容忍;联合多地公安机关打击作弊器抢单,App内每月定期公示六类违规用户名单,并设置了从行为分扣除到永久封禁阶梯处罚。
此外,嘀嗒出行持续强化应急体系建设,通过安全事件分级分类上报处置流程,及时有效预防控制,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小损失;通过高频应急演练,不断强化突发事件下客服安全风险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过去一年,嘀嗒出行共开展51次客服应急拨测演练,同时定期员工安全培训考核,持续提升人工处置准确率。
同时,越来越多的嘀嗒出行用户通过平台安全工具,更有效保障自身安全。比如目前嘀嗒出行的行程录音开启率已接近94%,开启行程录音授权的用户数超过2450万。自2024年初至今,嘀嗒出行添加安全联系人的用户增加近183万,进行实名认证乘客净增超1049万。
添加安全联系人后,行程将自动分享给亲友,亲友能看到行程信息状态和进度,而实名认证让乘客获得更智能、更实时的平台安全保障。
同时,嘀嗒出行“嘀嗒安全之道”的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安全宣导形式,在与用户共塑新出行三方安全观方面取得务实成效,自2023年6月至今,14期内容总点击量超300万,累计评论超3万,嘀嗒用户共发布了402个自主原创安全视频,在用户调研征集中,共分享了22918次安全驾乘经验。
而基于从安全机制规则,行前触达,行中触达,用户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的多管齐下,嘀嗒出行已实现意外交通事故率逐年显著下降,2024年前十个月同比2023年下降超15%。
安全建设需要一丝不苟,嘀嗒出行也将在继续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十二字方针指引下,借助更多创新科技手段,在提升安全守护的主动性、实时性、精准性、场景化方面,进无止境,与广大用户,社会各方,共同打造交通安全、出行安全建设的长效机制。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