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彰显经济发展清洁底色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步伐显著加速,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为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注入了绿色新动能。

  刚刚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9亿千瓦,同比增长48.0%;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20.3%。

  此前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

  各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遍地开花,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黄河几字弯”200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能源基地项目一期成功并网,总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包含24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风电、60万千瓦火电及储能设施,年发电量可达8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2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0万吨。

  在浙江,首个采用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商业化项目——舟山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总装机容量达5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0万吨。

  在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的同时,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应用也在加速推进。山东一家钢铁企业启动了150万吨规模的氢冶金示范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进行炼铁,显著降低了碳排放。而在广东的一个大型物流园区,电动重卡和氢能叉车已成为运输主力,有效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业内专家建议,应引导工业向可再生能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地区有序转移,促进工业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绿色工业微电网的建设与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中低温热利用领域的应用范围,并积极探索建设集风光储氢于一体的新型能源基地。

  技术创新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在太阳能光伏转换效率、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储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青海格尔木盐湖光伏基地,依托当地的丰富光照资源,建设了5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结合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实现了光能与电力需求的智能匹配,大幅提升了供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在天津,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高效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每天可处理垃圾2000吨,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20万家庭一天的用电量,同时,通过先进的分离技术,将垃圾中的油脂提炼出来,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剩余废弃物则转化为沼气发电,日均发电量超过40万度。

  “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需要与传统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一个灵活、高效的能源体系。”上述专家认为,需大力发展储能技术、需求响应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以更好地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表示,能源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借助数智化手段能够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同时,推动能源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企业降本增效。

张紫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