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银发经济 智慧养老何以更智慧?

  近期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作为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银发经济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养老产业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成为银发经济的“黄金”赛道,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逐渐融入日常生活。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约为3.50万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增至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4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

  智慧养老潜力大

  “坐着进去站着出来。”赵奶奶简洁地向记者概括了自己在泰康燕园康复医院的康复训练经历。这得益于机器人“助教”的辅助训练。通过将肢体固定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上,由机器人行走带动,赵奶奶能在自身肌力并未恢复的情况下迈出一步又一步,从而锻炼肌肉、活动关节。

  泰康燕园康复医院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不但能解决老人行走困难的问题,还能通过道路模拟,让老人建立和提高行走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康复效率大大提高。目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已帮助数十位老人解决了“重新下地走路”的难题。

  在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马家堡养老院,记者看到,每个楼层都有大屏幕显示老人是否是卧床状态,一旦有危险情况就会报警提示。在智能监测设备的帮助下,对老人的全天候监护得以实现。

  “对于老年人来说,任何指标的异常波动都可能是危险的迹象。”养老院护理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床位都配备了智能监测床垫,对老人在床时呼吸、心率等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和异常报警。对于老人来说,这种“无感”的监测方式减轻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负担。

  在泰康之家·燕园护理公寓,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移位机能提供很大的助力。虽然时间成本未减,但人力需求大降,安全无忧的过程赢得了老人和护理师的赞誉。

  泰康保险集团管委会成员、泰康之家CEO邱建伟说:“智慧科技将大幅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人力依赖,进一步释放医养服务行业的经济价值。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带来医养服务效率和价值的全面提升,解决传统医养服务质量、范围、成本‘不可能三角’的难题。”

  另外,轻护理产品正在智能化道路上“疾驰”,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例如,近期,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无创血糖仪获批上市,该产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凭借AI技术,这款产品实现了血糖的无创预测,在无痛苦无耗材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检测次数,使血糖管理更加规范,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大幅提升。

  再看养老机器人市场,虽然商业化起步不久但潜力无限,对于独居的老年人来说,陪伴和心灵慰藉是刚需。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博阳对记者表示,未来,家庭服务移动仿生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养老等领域发光发热,成为银发一族的贴心助手。

  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张延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将颠覆传统模式,24小时不间断提供高品质照护服务,如饮食管理、清洁打扫、娱乐陪伴等,极大提升老人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它们能为老人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满足个性化需求。

  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

  当下,智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记者探访发现,智慧养老产业成本问题尤为棘手。以AI认知症照护机器人为例,其价格从数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高昂的采购费用成了众多养老机构难以跨越的障碍。

  除成本外,消费者还对机器人照护安全性有顾虑。“说实话不太放心把老人完全交给机器人。”一位去养老院探望老人的家属对记者表示,机器人对意外情况的处理不如人类灵活,他担心将老人交由机器人照护后,如果遇到摔倒等突发事件,机器人会应对不当。

  萨摩耶云科技(深圳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记者表示,智慧养老需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部分老年人可能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更倾向于传统的人工护理方式。这可能导致养老机器人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阻力。”

  展望未来,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记者表示,智慧养老正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养老服务注入新活力。这些技术将推动服务理念、模式、流程的革新,构建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新生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养老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有望成为破解深度老龄化难题的利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