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某些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收付实现基础”或“现收现付制”,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在会计核算中,它以款项是否已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无论款项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由本期承担,只要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都视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例如,本期支付而由后期受益的费用,一律由本期核销进入本期成本,不再分摊。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期末无需对本期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核算手续简单,但不能正确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亏情况。
我国预算会计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因为它能真实地反映当年的预算收支实际执行结果,既避免了预算上的虚假平衡,又便于资金调度和统筹使用。然而,收付实现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它无法准确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亏情况,因为款项的收到或付出并不一定与其发生的时间相符。其次,由于收付实现制不考虑未来的权益和义务,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补充。
权责发生制是一种更为全面的会计核算方法,它考虑了未来的权利和义务。在权责发生制下,只有当经济业务发生并导致权利或义务发生变化时,才会确认相应的收入或费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亏情况,但核算过程相对复杂。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按照制度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虽然简单易行,但不能准确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亏情况。相比之下,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全面地考虑经济业务的实质,但核算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