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期货上市在即!现货供需如何 价格处于什么水平?

  下周一,原木期货将正式上市交易。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分析人士,为您做了一份全面的原木期货“攻略”。

原木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影响原木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紫金天风期货原木分析师翟文慧表示,针叶原木同时具备农产品和工业品属性,其价格影响因素也相对复杂。针叶原木价格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上下游行业发展情况、成本、关税和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主要进口来源国的供应情况、贸易成本、国产材的替代效应、下游房地产市场的景气程度和季节性因素等均可能对针叶原木的价格形成扰动。

  除上述因素外,树木生长本身受季节影响,因此原木价格也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中信期货研究所农业组高级研究员周重廷告诉记者,原木传统贸易旺季为每年的3—5月和9—11月,受地产需求带动,原木销量显著提升。12月至次年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下游开工下降,市场库存走高。6—8月则是原木消费淡季。从港口出货量统计来看,原木淡季需求较旺季下降超20%。

  图为辐射松原木价格走势

  从历史上看,当前的原木价格处于什么水平?

  据介绍,近几年国内原木价格基本维持在700~950元/方,目前主流港口辐射松原木价格在800元/方左右,从绝对值来看,现货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针叶原木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绝大部分树种的价格处于800~1400元/方之间。”翟文慧说,目前,我国针叶原木的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我国原木供应主要依赖进口,主产地新西兰本身林业面积广阔,现已进入丰产期,预计未来几年原木供应将保持充裕,叠加国内木材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国内供应相对稳定。2019年至今,由于地产行业开工率逐年走低,加之铝合金模板有部分替代效应,我国原木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在这样的供需结构下,针叶原木价格逐年走低。

库存水平下降明显,供需呈现弱平衡格局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原木消费国,也是第一大针叶原木进口国。我国主要从新西兰、德国进口针叶原木,2023年从新西兰、德国进口针叶原木约占进口总量的76%。

  据介绍,我国原木产区集中度较高,华南地区的原木产量占全国原木产量的46%,华东地区占21%,西南地区占17%,东北地区占7%。我国原木的销区集中在山东、长三角、西南及两广地区。山东和长三角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原木进口区,在山东日照、临沂等地有大量针叶原木加工企业,并大量使用辐射松等进口针叶原木作为原料;江苏太仓等地同样有较大规模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原料兼顾针叶和阔叶原木。

  谈及当前原木市场供需状况,周重廷表示,目前原木市场供需呈现弱平衡格局,上游供应相对稳定,未来需求较难增长。从需求结构来看,房地产和基建需求占40%以上,伴随着地产需求走弱,进口原木总量呈逐年下滑趋势,2024年1—9月针叶原木进口量1961万方,同比下降5.9%。近年来,国产针叶原木消费相对稳定,原木进口依赖度呈下降趋势,国产材自给率接近50%。

  “从库存角度看,当前我国原木库存处于中等水平。11月至次年3月,全国港口库存进入季节性累库阶段。当前港口日均出货量较低,可见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企业备货意愿普遍不强。近年来木质托盘需求较为稳定,围栏板等木结构产品出口仍有增长预期,未来可重点关注地产以外的需求增量对针叶原木供需格局的影响。”周重廷说。

  图为中国原木港口库存季节图

  “我国原木市场现在面临多方面的供需矛盾。”翟文慧认为,从供应角度看,国内森林资源丰富,但可利用资源较少,特别是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政策实施后,国内木材供应受限,原木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这必然导致国内原木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国际市场供应减少或宏观形势改变(贸易摩擦、汇率变动等)对外商报价都会造成影响。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宏观经济、居民消费能力和地产行业的景气度都会对国内原木价格造成影响。2019年至今,房地产市场低迷、装配式建筑发展对建筑口料和模板使用减少等因素,原木消费增速明显放缓。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下游消费结构也有变化,原木需求重心从建筑材料逐渐转向包装木材,包装用材的消费占比逐年增加。在这样的供需结构下,我国原木市场库存水平从前期的400万方左右下滑至300万方左右,明显下降。

原木期货将为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