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波动恐加剧

  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胜选后,大宗商品呈现“特朗普交易”特征,美元大幅走强,油价走弱。回顾特朗普1.0任期,排除疫情造成的冲击,原油市场呈现价格整体走弱、美国原油大幅增产、伊朗产量大幅下滑、原油需求在贸易摩擦影响下衰退的特点。展望特朗普2.0,其未来政策方向对原油市场影响多空互现,对伊朗的制裁与贸易战的重启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预计油价波动率面临上行风险

  美国原油增产受国际油价的影响

  在特朗普1.0时期,特朗普政府就主张“传统能源优先”,大力支持美国本土油气行业发展。2017—2019年,美国土地管理局向阿拉斯加原油储备区(NPR-A)提供了1030万、285万、400万英亩的土地资源,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不足150万英亩。美国墨西哥湾深海原油产量在2019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此次竞选主张中,特朗普团队也表达了对能源转型、环保政策的批判。据悉,特朗普团队已经准备好一系列的行政命令与公告,包括再次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允许进行更多的化石能源钻探和开采活动。特朗普2.0具体的能源政策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推翻拜登政府的环保法规要求——包括限制原油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甲醇泄漏、提高生产设备环保标准;增加联邦陆上、水域租赁面积以增加原油产量;推进原油、天然气管道与基础设施项目审批;降低原油生产商的税收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并无法决定本土油气产量。即使在严厉的环保政策束缚下,美国48州原油产量在拜登政府期间增长了近200万桶/日,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美国面临页岩油增速放缓的局面,主要由于国际油价下行,而开采成本仍在抬升。根据达拉斯联储的调研报告,美国油气企业原油新井收支均衡油价已经由2018年平均50美元/桶上涨至2024年的65美元/桶的水平。如果开采效率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当下页岩油企业重视现金流、对资本支出谨慎节制态度,叠加较高的钻井衰退率,都限制已经达到历史峰值的美国页岩油产量的上方空间。而得益于有利的政策环境,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海原油产量可能在2025年增长20万桶/日,并可能在特朗普2.0任期后段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时,特朗普2.0对液化天然气出口的拉动有利于美国凝析油的产量,2025年美国NGL产量增长预期超过20万桶/日。整体来看,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在2025年增长50万桶/日,增量的兑现程度受市场因素,如国际油价的影响。

  制裁增加短期供应中断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对伊朗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通过对伊朗原油行业的制裁等方式,加重伊朗的经济负担。2018年5月,特朗普1.0政府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重启对伊朗所有制裁,主要目标为原油出口及银行系统。当时伊朗原油产量为历史高位380万桶/日,在随后一年时间内快速下降至210万桶/日。原油出口量也从2018年5月的330万桶/日下降到2019年年底只有近100万桶/日的水平。根据OPEC组织的数据,近年来伊朗的原油日产量已经恢复至约320万桶。若特朗普2.0政府对伊朗原油行业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打击影子船队、切断支付通道,这个数字可能会面临100万桶/日的下降空间

  近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参议员卢比奥担任国务卿,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将更严格地执行对委内瑞拉的原油制裁。卢比奥长期担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委员,长期以来推动美国对伊朗采取更强硬的政策,他本人也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批评者。2019年1月,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发布声明,承认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为该国合法临时总统。随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交,直至今年7月才重启与美国政府的直接对话。目前委内瑞拉原油产量在90万桶/日左右,有30万~40万桶/日的产量面临制裁引起下滑的风险。

  从历史经验来看,特朗普与沙特阿拉伯领导人的沟通较为顺畅,这给特朗普2.0政府一定空间,通过与OPEC 组织协调,在制裁伊朗原油的同时保障中东供应的稳定。目前OPEC 中的八位成员国计划从2025年1月起逐步退出额外自愿减产计划,这将使2025年OPEC 整体供应量增加120万桶/日左右。但由于特朗普将在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而原油相关的制裁措施在此之后才会逐渐明朗,OPEC 可能仍会在12月1日的会议上选择继续延长自愿减产以维持油价的稳定。中长期来看,OPEC 约600万桶/日的剩余产能为全球原油供应提供缓冲垫,巴西、圭亚那、加拿大2025年也将增加60万~8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但对伊朗、委内瑞拉原油潜在的制裁增加了短期供应中断的不确定性。

  贸易战重启将抑制全球原油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