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了“施工图”

  从14.4%降至13.5%左右,节约1万亿元以上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了“施工图”

  昨天,国新办就日前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记者获悉,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综合来看,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为何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是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降到13.5%左右。这意味着,我国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进一步从14.4元下降到13.5元,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这是统筹考虑我国产业结构及运行特征、物流业发展实际情况,综合研判后提出来的。”张世昕强调,《行动方案》是一个“施工图”“作战图”,实现这0.9个百分点的下降,将至少在4个层面产生重要影响。

  宏观层面,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成本。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实现这一目标后,对比2023年的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相当于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可节约社会物流总费用1万亿元以上,将有效降低国民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产业层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接近90%。实现这一目标,将减少不必要的物流环节和成本支出,有力增强制造业发展动能,促进转型升级。

  区域发展层面,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完善,形成“产业集群 物流枢纽”的新模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社会民生层面,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在“润物细无声”中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多样化的物流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是简单降低运输成本,也不是要压缩物流企业的合理利润,更不是要影响物流从业人员的收入。

  另外,《行动方案》为牵头管总的综合性文件,相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能,研究制定了分领域的配套文件,与《行动方案》形成“1 N”政策体系。

  例如,聚焦交通物流的堵点卡点,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分领域的细化实施方案。其中重点提出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健全多式联运标准规则,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服务模式,促进各运输方式间的高效衔接协同。还要持续深化铁路、公路、民航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设全国交通物流统一大市场。

  商务部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抓住批发零售业这个“牛鼻子”,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据了解,2023年批发零售行业增加值达到12.3万亿元,占我国GDP的1/10,吸纳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经营主体占全国的近1/2。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将“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作为培育物流领域新质生产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从强化物流信息开放互联、支持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强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鼓励企业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在具体的支持政策上,相关部门将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技术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有关研发制造企业可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

张紫祎

相关文章